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协会邮箱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科研攻坚方向

发布时间:2020年6月5日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题: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科研攻坚方向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疫情突袭,响应一线防控紧迫需求,我国迅速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科研攻关,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5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出“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治疗药物,加快推广应用临床验证有效的诊疗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初步统计,截至5月10日,国际上发表的有关新冠肺炎病毒的论文有2100余篇,其中,中国650余篇,约占30%。“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一次,全国科研工作者和高科技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了,能做到这条是比较大的进步。”钟南山说。

  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是国之重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防疫科技成果。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李松说。

  今年1月21日就开始带领团队开展糖蛋白疫苗研发攻关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周大鹏说:“有效疫苗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武器,我们团队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国家科研专项资金的应急资助,大大提高了团队攻关的速度。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开发力度,争取早上临床、早出产品。”

  在河北省邢台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境外返邢人员核酸检测。“目前,新冠肺炎常规核酸检测归各县(市、区)负责,我们作为确证机构,主要负责对境外返邢人员、疑似病例等重点人群进行检测。”邢台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保国介绍说,除疫情监测外,还加强了对流感、出血热等危害较大、影响较大的疾病监测,每月进行疾病风险评估。

  疫情暴发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赵列宾就带领团队启动了“人工智能抗疫”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攻关。抗疫中,机器人“小白”每天都在隔离区通过高清摄像头帮助医生及时会诊疑似病例。